我想學木工!|有效學習的五個準則

有效 學習 的五個準則!趁著2022還有一點時間,有計畫的經營自己,當經歷與閱歷層層疊加,挑戰也會愈來愈難得,你才能愈來愈獨特。那麼,如果想在短期快速習得一項技能的需求或目標,應該怎麼規劃呢?

一)你需要 #投資合理的時間

學習門檻愈高的技能,就是愈需要投入愈多的時間成本。你可以利用密集的時間來提升效率,但絕對沒有什麼速成班,如果有,那多半是些偷工減料的東西。善用零碎時間也是一項選擇,每天進步一點點,一年下來也是很可觀的。

如果不是天選之人,學習一項技能真的會需要花上一定的時間才能內化,變得像吃飯一樣平常。

二)你需要 #安排固定的時間

有固定的時間,才能 #降低惰性的空間,一個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二十一天,只要能夠每週撥出幾個小時專注一件事,在固定的時間重複的思考、執行、專注,培養自己的學習節奏,不只是技能,連邏輯等等都能愈發清晰。

三)你需要 #選擇有系統且連貫性的課程

千萬不要以為點點線上課程三五分鐘,就可以學到「專業技能」,要專業即是要熟練,學習的不只是做,更是「做的順序」和「解決問題的能力」。與其東拼西湊的學三五年(還不一定學的對、學得好),不如有計劃地學一年。觀念對了,剩下的就是舉一反三,且光是時間成本就天差地遠。

有系統的連貫性課程還有一個重點,是能「根據能力」而設計。

初學者應該先具備的觀念、技巧、安全知識,通常都會仔細的安排,讓初學者「知道自己要先學會什麼」,並從有計劃的訓練過程中累積能量,到進階時才能串連釋放,「認識自己學的不夠的地方」,獲得有效判斷、執行的能力。

四)你需要 #最後再考量價錢

你不用選最貴的,但你一定要選夠專業的。

多看多研究,去看看粉專官網的呈現,分享的照片,不要只看作品,多看看環境、使用的工具、教學的方式、師資背景了解,不要被華麗的文字或圖片分散注意力。

可以的話,最好去現場參觀一次,想老實的學一個專業,就不適合比CP值,尊重專業,不要為了省幾千塊,犧牲自己的學習效益,推遲自己的計劃。

五) 信任自己選擇的「導師」

學習上,老師(不論你選的是片段還是系統、線上還是實體)理論上都會是比你(初學者)專業的,可以有意見、有想法、有討論,只要是經驗豐富的老師,絕對都能因材施教,不會被課程大綱和傳統觀念束縛;優秀的老師,更能教學相長,從每一次的教學中反思,共同成長,優化教學模式。

學習的過程中能有一位良好的諮詢對象為什麼是重要的?

因為很多時候,我們學、我們練、我們思考,卻總是做的「不夠好」,這時候如果能再多一點訣竅、一次提點,也許我們就不用摸索太久(最後還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)。所以,如果學的是一個需要在很多細節上用心判斷的技能,能有一位適時告訴你「眉角」的導師絕對是最好的。


有規劃的課綱是確保你一個完整學習的權益,有經驗的老師則是確保你一個有效學習的機會,放寬心,跟著老師的步調走,然後找出自己的節奏,讓自己的投資有價值。

其實這些準則不只適用於木工,而是適用於學習各種專業,培養不同的能力以備不時之需。在學習細木作的路上,木匠道系統的連貫性教學、友善的工作場環境與親自規劃課程、場地的專業師資,都能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!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
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